近日,網名為“湘西大山人”的網民發(fā)帖舉報稱,自己近期參加了湖南省公務員考試,并以筆試、面試總成績第一名進入體檢,但因臉上長痤瘡、“長得丑”遭淘汰。湘西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8月23日回應稱,在體檢中,該局只采用指定體檢機構的體檢結論。本次公務員考試體檢中,三名專家醫(yī)生對這名考生檢查會診的意見為“面部有瘢痕影響面容,且瘢痕難治愈,反復發(fā)作,根據《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》第一部分第3條規(guī)定,結論為不合格”。就復檢問題,湘西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回應稱,這名考生反映的項目不屬于規(guī)定可以復檢的項目,因此不予復檢(8月26日《溫州商報》)。
公考第一名因“長得丑”被認定不合格,顯然是不重內在修為只看外在皮相的相貌歧視。公務員考試秉承的是公開、平等、競爭、擇優(yōu)的原則,考察的是報考者是否有良好的品行,是否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,是否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等。除了極特殊崗位,長得美丑與公務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能力并無關系,不應成為是否錄用的籌碼。湖南有關方面以長得丑為由,將其淘汰,這樣的公考,不僅涉嫌相貌歧視,對相貌普通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,加劇了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,使公考的公信力受到質疑。
前不久,《中國青年報》社會調查中心通過網站,對1770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75.1%的受訪者認同,在現代社會,一個人的容貌與其個人競爭力有必然聯系。長相與人生的關系,似乎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焦點話題?!都t樓夢》中的嬌杏,偶因一回頭,巧遇賈雨村遠眺的目光,從此由一個丫頭搖身變?yōu)楣俜蛉?。然而嬌杏畢竟是“僥幸”的代表人物,一個人的長相并不決定他能力的高下和學識的高遠。在孔子的弟子中,宰予儀表堂堂,能說會道,孔子起先對他印象不錯。但后來這個宰予大白天不讀書聽講,躺在床上睡大覺,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??鬃恿R他是“朽木不可雕”。另一個弟子子羽,相貌很不起眼,孔子認為他資質低下,不會成才。但子羽從師后,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實踐,不走邪路。子羽游歷到長江,跟隨他的弟子有300人,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??鬃雍髞砀锌卣f:我只憑言辭判斷一個人的好壞,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;我只憑相貌判斷一個人的好壞,結果對子羽的判斷也錯了。
以上雖是古代的事情,但對今天的我們卻不無啟示。筆者以為,“75.1%的人認同容貌與競爭力有必然聯系”,絕不是一種好現象。尤其是在我們高呼英雄不問來路、人人都有機會的當下。湖南公考的“好色”表現,更會加劇公眾的不安與惶恐,必須徹底休矣。為此,一方面,相關部門要對《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》中的有關內容進行修改,避免因制度不公造成的社會不公;另一方面,還要從法律的層面限制各種用人歧視,在全社會營造公平的競爭環(huán)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