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彭桐
12月2日,一個備受海南文化藝術界關注的藝術群體終于在公眾面前亮相了。何為“黃+藍”?何為“吾言吾意”?
黃+藍藝術沙龍是有緣相識、相交于海南的一批藝術家,是一個自發(fā)組成的純粹民間的藝術群體,其成員目前包括除了拿出作品辦首展的8位大名鼎鼎的藝術家,還有馬良、蔡葩、李音、賈冬陽、關向東、張毅靜等評論家、媒體人。
“有朋友好奇,這一撥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人是怎么湊到一起來的?”著名國畫家、海南省博物館原館長喬德龍說,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藝術家們匯聚在海南,年齡跨度很大,從30后直到70后,所從事的藝術種類也多樣,含國畫、油畫、雕塑等,“其間的紐帶就是一個‘玩’字!”
這一群人偶爾在一起談藝術,后來在一次聚會中,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于是便湊起了這么一個玩藝術的沙龍,黃+藍藝術沙龍便悄悄誕生了。
為何是“悄悄”?喬德龍在展覽開幕式上解釋,因為玩藝術的主要是一群遵紀守法的老頭兒;藝術是小道,與國家命運、國計民生等等嚴肅話題沒有什么直接關系;成員中絕大多數“頭上清涼、肩上輕松”,既無組織,亦無團體,唯藝術是尊;全體朋友不分高下,只有長幼,平等互敬,只談藝術,與世無爭,“‘悄悄’誕生便成為必然!”
“黃+藍作為一個藝術群體,并沒有特別一致的思想觀念及藝術主張,”評論家馬良說,沙龍成員有五個年代跨度,但年齡、專業(yè)甚至觀念上的差別并沒有妨礙他們意氣相投,走到一起,共同探討藝術話題。共同點何在?首先是藝術上的相互尊重,甚而欣賞;其次,是性情上的相容,甚至契合;再其次,或許也是最重要的,是大家意識到“同在海南”這樣一個共同的藝術語境。
“怎么叫‘吾言吾意’?這名字我起的!”雕塑家程連仲說,“也可以倒回來說‘吾意吾言’,就是用‘我’的藝術語言表達‘我’的創(chuàng)意!”
“經過將近一年的淬煉,這‘吾言吾意’,透著的輕松豁達,也蘊含著他們的堅毅自信!”馬良“搶”過話頭,“吾言吾意”,雖有“花開數朵,各表一枝”的意思,卻也有著這個藝術群體成立之初即認準的一點:這撥藝術家更關注的是“我怎么畫”這樣一個更符合時代特質與藝術本質的命題。
“這是海南民間第一次作為主創(chuàng)人員主導的一個自發(fā)性藝術組織,開啟了一個新的模式,透露出海南藝術繁榮的信號和跡象!”畫家劉培軍如是說。
“對藝術以及對海南的摯愛是他們內心深處最根本的契合!可喜在海南藝術界有這樣一個群體,追求學術、勇于探索、力爭突破,這將成為主流,也將給海南藝術帶來燦爛的春天!”省文體廳副巡視員陳良如是說。
省美術家協(xié)會主席陳茂葉認為,這8個人各有千秋與特點,具有代表性,“有相當的高度,學術性也強,他們豐富和影響了海南美術。通過一個展覽看豐富多彩的藝術面貌,這也有利于藝術愛好者觀賞與學習!”
(??诰W12月3日訊)
?
?
相關鏈接:
《青云志》曝美術設計圖 "誅仙劍""噬魂"揭面紗?
·凡注明來源為“??诰W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??诰W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網絡內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郵箱:jb66822333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