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
古道曾有熱鬧光陰
初春的一個清晨,記者到訪過路嶺古道,熱情的當地人曹樂文一路緊隨,當起向導?!?002年,禮紀鎮(zhèn)政府圍繞著六連嶺,修了環(huán)村路和環(huán)山路,村民若是選擇騎摩托車行駛在水泥路上,抵達東澳僅需10多分鐘,因此過路嶺古道就更加被‘棄用’了?!辈軜肺恼f。
細心觀察,其實,古道昔日的繁華清晰可見。經過經年累月的打磨,鋪在古道上的石頭都已變得光滑,但因許久沒有人行走此路,一些石頭上已長出厚厚青苔。一路向上,在快要登頂地段,兩側的樹木極為茂盛,甚至遮蓋了古道的真容。
“偶爾,村民們喂養(yǎng)的山羊會跑到此地吃草,行人要通過此地,必須手持鐮刀把樹枝砍斷?!辈軜肺恼f,村里的老人依舊對古道心存感恩,古道連通了禮記鎮(zhèn)風豪村和過牛嶺東南側的東澳,宋代時,古道就已經存在。
據說,過牛嶺上盛產奇石,即便是經過了千百年的風吹雨打,我們依舊能在嶺上看到諸多大大小小、渾然天成的石頭?!爱敃r宋代人就是從嶺上找到大小均等的石塊,踏平了原來的山路,鋪就成一條古道?!辈軜肺恼f。
有水的地方總會從滿則靈氣。從六連嶺山頂上潺潺而下的小溪,一直沿著古道流到山腳下。曹樂文介紹,打他記事起,這條溪流就存在了,經年不斷,清澈見底,曾滋養(yǎng)了一代代禮紀人。行走在古道,尚可聽到溪水歡樂流淌之聲。
“這條古道,自古以來就是東澳和禮紀互通的必經之路,禮紀盛產大米、瓜菜,而東澳則是海鮮類食品的集散地,住在嶺東、嶺西的進行貿易往來,都要依靠此古道?!辈軜肺恼f,明清時期,是過路嶺古道的“盛世年華”,禮紀鎮(zhèn)上的青壯年,就是從這條路走出去打漁謀生。
(編輯:余冰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