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社交平臺出現不少“上海老人瘋搶2.3萬元保姆機器人”的文章和短視頻。有自媒體稱:“保姆機器人可以洗衣做飯、拖地洗碗、輔導作業(yè)、照顧老人等等,引發(fā)上海全城搶購,預約訂單已排至半年后?!边€有自媒體繪聲繪色描述了所謂的“搶購現場”,并稱保姆機器人是“鋼鐵孝子”。
不過據記者了解,目前人形機器人的功能較為單一,主要用在輔助人類完成傳送、搬運等簡單工作上,還無法替代人工完成復雜的照護任務,而且尚未進入個人消費市場。所謂的“搶購現場”更是子虛烏有,網傳消息和實際情況相差甚遠。
從網傳文章看,沒有一篇提到機器人生產商、型號,以及“搶購”事件發(fā)生的地點、時間、人物。因此,綜合判斷,相關文章大概率是用AI寫成的博眼球之作,配發(fā)的圖片也不是實景拍攝,而是用AI生成的概念圖。
就市場現狀看,目前萬元以下的“機器人”大多不是人形機器人,而是專注于某個功能的機器。例如,掃地機器人、機器狗、語音助手、移動監(jiān)控等都屬于這類機器人,它們可以完成簡單的清掃、AI交流、遞送物品、巡邏監(jiān)測、緊急呼叫等任務。
另一種即將進入消費市場的是外骨骼機器人,但它們也不是人形。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幫助佩戴者增強上下肢和腰部力量,包括幫助腿腳不便的老年人行走、彎腰、上下樓,幫助戶外愛好者更省力地登山、跑馬拉松等。不過,目前引入外骨骼機器人的單位以養(yǎng)老院、看護中心居多,使用者大多為護工。護工佩戴后,能更好地搬動有行動障礙的老人,讓轉移更安全有效。
至于人形機器人,目前的應用場景還比較有限,也沒有進入個人消費市場:在工業(yè)領域,它們主要做的是搬運工作,它們可以背提重物,負重行走一段距離后將重物卸到地上。在服務業(yè)中,它們可以在營業(yè)廳進行展覽引導、在餐廳傳菜、在酒店客房傳送物品等。至于做家務、輔導孩子功課、照顧老人等工作,人形機器人還沒有開發(fā)出這些功能。
4月15日,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華南區(qū)大區(qū)總監(jiān)林志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:“目前整個行業(yè)還處在‘三四歲小朋友’的階段,但外界的期待已經是‘研究生’或‘博士生’水平了。要讓機器人真正進入家庭服務,至少要達到‘高中’,甚至‘本科’的水平?!币虼?,林志龍呼吁市場保持理性:“不能指望一個幼兒園‘小朋友’,現在就承擔起家庭保姆的重任?!?/p>
一般來說,人形機器人的商業(yè)化分3個階段推進。首先是3至5年內的工業(yè)級應用,隨后是5至7年的服務業(yè)應用,最后才是家庭消費市場的普及。林志龍預測,隨著核心技術的突破和產業(yè)鏈的成熟,人形機器人有望在未來5至10年完成從工業(yè)設備到消費產品的蛻變,實現價格平民化。
·凡注明來源為“海口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??诰W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網絡內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郵箱:jb66822333@126.com